SPICA Aria
  • About
  • Blogs
    • Reflections
    • Otaku
    • Worldline
  • Works
    • Writing
    • Artroom
  • Updates
    • Updates+
  • Linkage
    • Guestbook
    • Blogroll

Once again——the shots,shouts and cries in Gaza

12/29/2008

Comments

 
A little boy cries for his mama,

in a scourged town named Gaza.

In the night missles poured like a rain,

though the God promised it wouldn't happen again.

                                                                ——写在最前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从我儿时的记忆开始,这就是国际新闻上上镜率最高的两个字眼。

这又是不知道重复了多少次的鲜血和硝烟。仅仅对一个大学的轰炸(为什么要炸大学?!),就300多人死亡,近千人受伤。而酿成这些的甚至不是天灾,而是来自我们人类本身的恶意和仇恨。今年订下的六个月的停火协定刚刚结束,双方就按捺不住迫不及待地又开火了。

看看这视频里吧,战机轰炸着地面的画面,从战斗机里看就像玩电子游戏一样。

那画面上几个厘米大小的烟尘云中,究竟有多少人丧失了生命。

只是远远地在高空中按动按钮,然后看着地面出现一朵“烟花”。这样的杀戮是不是就没有负罪感了呢?

也许有人不屑一顾地说,这不是战争,无聊。是啊,也许不是,也许还不是。可是那里面也有着无数的生,无数的死。只是恰好没有摊在我们头上。

这个世界并不和平,也从来没有真正和平过。抱怨生活的烦恼的琐事时候,请花几秒时间感谢和平带来的幸福吧。因为这些抱怨本身,都是建立在和平这种如同空气般的幸福之上。

今早复习光学看到了课本上的一句引言,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李政道说过的:“人每时每刻都在呼吸着,所以并不觉得呼吸是种幸福。但是如果不能呼吸了,将会怎样?物理学对于人类来说就像呼吸一样。”



现在修改下这句话:与我们临近的世界沉浸在和平当中,所以不觉得和平是种幸福。可是如果有一天,导弹在我们的身边绽放出死神般的笑容,火光在天空中开满悲剧的烟花的时候呢?和平,对于我们来说,就像呼吸一样。

当然,于我,只能作一些无济于事的同情,大多数人,也只能看着电视说一些:“啊,好可怜啊”,最多在心里做一些祷告和祈福,然后就过去了。因为我们以为,那不是我们的生活。越是遥远,越是如此。

如果可能的话,想用尽可能多的语言重复下面的话。可惜--仅此而已。

Pray for a world really in peace,one day.

いつか本当に平和の世界になれますように。

真的希望这个世界,真的有一天,不会有任何一个巴勒斯坦孩子,对着以色列的坦克投掷石块啊。

Comments

Dreamt of a dolphin,on Christmas.

12/25/2008

Comments

 
我知道那不是真的,你并不会真的出现在我面前,向跌倒的我伸出手。
我知道那不是真的,你不可能对我说出:“没关系吗,一起走吧”这样的台词。
这些只是ACG的那一半我在头脑里叠加出的幻影。
但是我还是伸出了手,抓到了冰冷的空气。
猛然惊醒,看看手机,5点38分。冬至刚过的世界一片漆黑。

这是一个回忆的碎片。

杳无音信的你,浑浑噩噩的我,伤痕累累的我,或许同样是伤痕累累的你。

5年的光阴流过,之间仿佛已经相隔一整个世界。

我所记得的是,当年同在合唱队的你我,笑容干净而明亮。

我所忘记的是,为什么,我没有多一点的坚决,少一点患得患失。

也许那时的我们还不懂真正的爱情,也许现在的我仍然不懂。但是那互相交换的一句喜欢,也就足够,也或许是稚嫩的我们能做到的全部。

你是dolphin,你是seedling,你是右手边的同座,你是初一暑假的转校生,你是一个不断枯萎又不断发芽的记忆的标签。

你是初二(1)班运动会入场式的旗手,你是笑容,你是泪水,是属于早就已经衰败死亡的青春的一个温暖而悲伤的注脚。

高二的那一天,心情糟糕的你说不要烦你了。

那一天,我带着再也不打扰你的世界的决定删掉了你的QQ,好像还告诉了你也删掉我的。如今我是真真切切地有点后悔。那是彼此间最后的联系。

初三那年的6月6号,你飞去上海。

那天,我是不争气地哭了很久。那一天,安静地守在旁边为我递上纸巾的鱼鳃,琪,XY她们,我真的很感激。但是一切的一切,就连那曾经以为刻骨铭心的悲伤眼泪本身,如今已经都如同梦境般遥远。

之后的两三次恋爱,都被时间嘲笑着证明为是感情的波动。就算付出了再多,伤害得再深也好,都是。

然而,那个名字,那些微笑,却无论如何都擦抹不掉。

记忆是一张可读写的磁盘,可是它,似乎也有一旦写入就不能更改的磁道。

最初相识,到现在是六年多了。我已经如同经历了几亿年光阴的一片页岩,变的面目全非。而你,发生了怎样的改变我完全无法知晓。

我们之间没有图像,声音。有的只是无尽的空间和时间,以及完全缺失的坐标。

昨晚的梦里,那一年的记忆准确无误地被调用出来,打了我一个措手不及。

我本来以为,关于那个时间,我所拥有的只有碎片。

比如那年的区合唱比赛,是在解放公园路上的武汉美术高中(?)比的。我们的合唱队是得了江岸区的亚军。

比如洋溢着才华和时尚气息的段博丽是我们的音乐老师兼合唱队指导老师。

比如我第一次看到《海上钢琴师》是在初三的一节音乐课上,那时你已经分到了5班。

比如说,你最喜欢喝的是酷儿。

比如有人告诉我,我,阿桑,林晖,王轩四人在初三的圣诞晚会上上台唱FIVE的UNTIL THE TIME IS THROUGH的时候,你似乎看得很专心。

这样琐碎的事情如此宝贵,却又如此轻盈,如同飘散的羽毛,想要抓住每一片紧紧拥抱在怀中的时候,它们会顽皮地逃跑。而当你不在意的时候,他们却在青空里飘散成没有听众的追复曲,用那流年的细水做五线谱。

记得在哪看过一句话,说Kanon by Pachelbel并不很悲伤,它用二十八小节的轮回书写雨后的晴空。我不知道这样的论断是不是严格正确。但是我知道,如果他是对的,那么记忆的碎片谱曲的这首追复曲同样不完全是悲伤,它用记忆的碎片充实着每一个人的过去,告诉我们自己的路途并非虚无,我们坚实的把自己的过去踩在脚下,稳稳地走向明天。也许那时的我们还不懂真正的爱情,也许现在的我仍然不懂,但是那互相交换的一句喜欢,已经足够。


在这个人们疯狂地加快生活的节奏的dashing world里,指望我这个只是冷眼吐槽和说冷笑话逗别人一笑的宅人收到圣诞礼物是奢侈而不现实的事情。更不要说我正在走向冷漠和利己,利益高于一切的,各种虚伪交织在一起的社会。
就让这些耀眼而澄澈的回忆,当做我自己送给自己的圣诞礼物吧 
感谢这个梦,让我麻痹的内心,伪装的表情可以得到一些救赎。

清晨5点38分,一些泪水划过微笑。

Comments

音符·虚实。

12/17/2008

Comments

 
最近重新爱上被音乐包围的感觉。被舞动的音符从外面的世界隔绝的感觉。音量开到最大,最大。世界与我无关,跳动的只有旋律和心脏。
我所找寻的,或许是一种拥有,或许是一种放手,或许是一种漂流。是存在感,是虚无感。

就如同中学一段时间做过的那样。

稠密的音符仿佛就是整个世界,仿佛拥有一切。眼前看到的是蓝色的风,是飘散的羽毛碎片,是无边的草甸。音符惊起无数飞鸟,从地平线尽头飞起遮盖住半个天空,然后旋律和鼓点加速飞来,狠狠地撞击在胸口,和脉搏共鸣。除此以外什么都听不见,什么都看不见。

然后仰望天空,却只看见不算雪白的天花板。然后激起一片苍白的悲哀。就这样。空虚和浮躁,死死纠缠。我知道有时我只是不敢面对自己的空虚。怕一个转身的审视,发现自己手中一无所有。

又来了,又来了。我又在阴郁了。明明说过从明天开始,做个不悲伤的人,一个永远微笑的人。突然想起写下“面向大海,春暖花开”“给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的海子,想知道他卧轨自杀的时候,到底在想些什么。

黑暗和悲伤一直藏在骨子里。无法消除。

但我知道,明天我还会看见清晨那一缕阳光——只要我不赖床的话。

Comments

Notes on 日语俳句

12/16/2008

Comments

 
最近在读日文俳句, 很受感染。确实如果没有一点日语基础,理解起来显然会成问题,不过好歹,那种意境和感觉的体会是可以超越语言的。绯句的短小精悍和意蕴优美让我最近很是着迷(作业不要打我- -)。
    俳句的基本知识可以参见百度百科。地址:http://baike.baidu.com/view/44250.html?wtp=tt

下面是几首日文俳句—— 翻译为自己瞎翻的,基本上意境全无,请无视。(如果百度自动和谐了繁体字,请见谅)
另附有罗马音标注,字母右上角表示每个汉字对应的读音的分节号。

古池や 蛙飛び込む 水の音   (by 松尾芭蕉)
furu’ike’ya kawazu'to'bi'ko'mu mizu'no'oto (音节5,7,5)
蛙跃入古池,水声嬉。

赤蜻蛉 遠くに見える 僕の家 
aka'tonbo too'ku'ni'mi'e'ru' boku'no'ie
红蜻蜓,从家中远远看清。

川底の 石の起伏や 春の雲
kawa'soko’no ishi'no'kifuku'ya' haru'no'kumo
河底石块起伏不定,清澈的河面倒影着春天的云(我放弃押韵了- -如果这算押韵的话,听起来还有那么点像 = =)

日の暮れの 名の無き駅の 菊黄色
hi'no'ku're'no na'no'na'ki'eki'no kiku'ko'iro
日暮时分的无名车站,满眼菊黄色(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初雪や 水仙の葉の たわむまで (by 松尾芭蕉) 
hatsu'yuki'ya suisen'no'ha'no tawamumade
初雪不歇,直到压弯了水仙的叶。

猫の恋 やむとき闺の 朧月 (by 松尾芭蕉)
neko’no’koi ya’mu’to’ki’neya’no oboro’tsuki
猫爱恋着,它生病时的房间里朦胧月色。

夏草や 兵どもが 夢の跡 (by 松尾芭蕉)
natsu'kusa'ya tsuwamono'do'mo'ga' yume'no'seki
往昔兵戎之地,今日绿草如茵,光阴似梦。


    与上面的内容相关联地,下面是几首英文俳句。因为我翻译实在太orz大家就看节奏感和韵律感吧~

Old and quiet pond,
suddenly a frog plops in 
--a deep water sound
(这个就是上面日文俳句里第一首翻成英文的版本)

my dead brother…
hearing his laugh
in my laughter
从自己的笑声中,我仿佛听见,我过世的兄弟曾经的爽朗笑声。

Lily/out of the water/out of itself (By Nick Virgilio)
(实在不知道如何翻出感觉,pass.只解释下lily是百合,常形容美貌女子,请联想芙蓉出水的中文意象吧。)

就这样了~这是和绝句律诗感觉不大相同的一种东西,有兴趣的人可以去查一下,之间的种种渊源。中文里也有俳句。但是就目前我所接触到的来说,中文里的俳句不如律诗绝句和词那么令我着迷。

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这里有个扩展材料:题目是为何绝句被俳句挤出国际诗坛,虽然是作者的一己之见,但是值得参考。extensive reading:http://www.zhsc.net/Article/scll/lwjx/200703/20070330182315.html

另:川柳,俳句与短歌的区别:http://jp.hjenglish.com/new/p405245/



Comments

12.13,1937

12/13/2008

Comments

 
         什么多余的话都不想说,什么样的语言在血写的历史事实面前都苍白无力。
        见过了太多沾染了过多民族主义,爱国主义气息的灌输与说教。也见过了太多无耻之徒的百般抵赖和矢口否认。
        依然是:什么话都不想说,因为什么样的语言在血写的历史事实面前都苍白无力。
        因为涉及到自己,所以无法客观,所以不要争执,这一刻,只需要铭记。
        这一刻,语言都是苍白的,眼泪是沉重的。
        哭喊和伤痛是真实的,无声地在时空中回荡,而我们,被现实生活和安逸慵懒麻木的我们,是否会被它们刺痛。
      

        不要忘记过去,但绝不是为了仇恨,而是为了良知。
        出于一个民族对自己的良知。
       不是为了仇恨别人,是为了铭记自己,激励自己,我们必须永远向前—--我们需要记得。

        唯独今天,唯独今天。请把心的频率调整到历史的区间内,与它共鸣。


       1937.12.13。 永远生长在历史的年轮里。就算被铭记,就算被遗忘。

Comments
    图片
    Schrodinger's equation & his cat

    Author : Phaer.C

    总之人都是很难用几句话概括的吧?
    人如其字,人如其文。想了解一个人,看其笔下的文字就好。很高兴在这里遇到或者认识你w。

    存档

    July 2019
    November 2018
    December 2017
    October 2017
    November 2014
    August 2014
    May 2014
    April 2014
    October 2013
    September 2013
    August 2013
    May 2013
    March 2013
    February 2013
    January 2013
    December 2012
    November 2012
    March 2012
    February 2012
    December 2011
    September 2011
    August 2011
    April 2011
    January 2011
    October 2010
    September 2010
    August 2010
    June 2010
    April 2010
    March 2010
    February 2010
    January 2010
    December 2009
    November 2009
    October 2009
    September 2009
    August 2009
    July 2009
    June 2009
    May 2009
    April 2009
    March 2009
    January 2009
    December 2008
    October 2008
    September 2008
    August 2008
    July 2008
    June 2008
    March 2008
    January 2008
    December 2007
    August 2007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All contents in this page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ShareAlike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