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ICA Aria
  • About
  • Blogs
    • Reflections
    • Otaku
    • Worldline
  • Works
    • Writing
    • Artroom
  • Updates
    • Updates+
  • Linkage
    • Guestbook
    • Blogroll

2013/10/31片思囈語/人對世界的觀測,與其的量子糾纏

10/31/2013

Comments

 

       巡禮是孤獨的。       
       即使是古代的朝聖者A在巡禮路途中結識了旅伴B,其實他們在精神上仍然是孤獨的。因為他們之間的關係並非A-B的模型建立的,而是通過A-神-B這樣的鏈接。
       很少有人意識到,付諸純精神狀態的巡禮比付諸肉體的巡禮,其道路更為艱澀。
       上下求索,在思想的湍流中幾近溺水的時候;亦或者你需要逆流而上,乃至否定過去的自己,現在的自己,甚至未來的自己的時候。
       有時人并不是害怕同流合污,而不願邁出腳步。有時人單單是因為害怕邁出腳步而不願邁出腳步。因為選擇實在太過痛苦。如果你能做一個光子,用目的論的角度,在虛時間上探測所有的路徑,一瞬間做出極值的選擇,這某些時候看起來更像是一種幸福。雖然你大概失去了所謂的“自由”和“自由意志”。
       前文曾經敘述說,思考是痛苦的。現在想說,爲什麽思考是痛苦的呢?因為思考往往意味著做出選擇,從本質上來說,這是選擇的痛苦。任何一個選擇都意味著你在失去對立面的那種可能性。
       患得患失是什麽意思呢?除了意味著失去已有的東西,在我看來,或者說對我來說,更多的是擔心失去可能擁有而還未擁有的,那些可能性。
       如果我看上去是在自我毀滅,那麼我並不會為之而感到後悔。
       不會為自己彎曲的道路和逝去的時間而後悔。
       自由需要付出代價。而生命永遠輕如鴻毛。有的時候,完全的自由的代價或許就是孤獨吧,最真切的孤獨。只有當你不再被任何預設的,外加的的思想和價值觀所包裹,你才真正自由。那時你自由得一無所有,深知自己與他人之間不過是平行線。此時你得捫心自問,你真的想要那樣的自由嗎,你真的能達到那樣的自由嗎?在物理學中,放棄一些自由度,才能建立與另一個客體聯繫的方程式。完全的自由度或許意味著……沒有被確定存在?
 
       貫徹自我,有時就是一條自我毀滅的道路。
       因為人的力量太過弱小,多數時候無法強迫環境與你共振。那些強迫環境與自己共振的人,遑論善惡與否,多數成了響噹噹的“大人物”;那麼一般而言,如若你不選擇和環境共振,有時就會像一顆從高速運轉的機床上彈飛的螺絲釘一樣。不然你就只能被車床磨平打造成標準件,成為毫不扎眼、人畜無害的環境和背景的一部份。
 
       突然想作一個思想/哲學的狂想。 
       如果說,時間是量子糾纏的湧現,對於外部觀察者來說不存在所謂的時間和變化的話——那麼所謂的改變世界,是否就更像是走出去,到世界中去;去讓自我和別的客體——人、物、系統和組織——建立聯繫,從而產生某種量子的糾纏,然後去用自己的觀測,自己的所謂自由意志(假設這個自由意志不是某種量子糾纏的湧現實際並不完全自由的話),去讓世界按照自己所想的那樣變化,向自己希望的方向坍縮呢?而在這種變化中,我們感受到了我們每個個體主觀經驗中的“時間”。如果世界不為我所動,我亦不為世界而動,時間就仿佛停滯了一般,這也是人們常常會去述說的一種主觀感受。
       如果同時有別的所謂的自由意志在讓世界按他的所望變化,那麼剩下的無非就是意志的比拼了,看誰強烈而已。在這個部份他比你強烈,那麼這個部份的系統演化更接近他的期望,在那個部份你比他強烈,那麼那個部份的系統演化更接近你的期望。然後把這個系統擴展到多方的,無數個所謂的“自由意志”參與的模型中。
       從這個角度看待世界也會很有趣。
Comments
    图片
    Schrodinger's equation & his cat

    Author : Phaer.C

    总之人都是很难用几句话概括的吧?
    人如其字,人如其文。想了解一个人,看其笔下的文字就好。很高兴在这里遇到或者认识你w。

    存档

    July 2019
    November 2018
    December 2017
    October 2017
    November 2014
    August 2014
    May 2014
    April 2014
    October 2013
    September 2013
    August 2013
    May 2013
    March 2013
    February 2013
    January 2013
    December 2012
    November 2012
    March 2012
    February 2012
    December 2011
    September 2011
    August 2011
    April 2011
    January 2011
    October 2010
    September 2010
    August 2010
    June 2010
    April 2010
    March 2010
    February 2010
    January 2010
    December 2009
    November 2009
    October 2009
    September 2009
    August 2009
    July 2009
    June 2009
    May 2009
    April 2009
    March 2009
    January 2009
    December 2008
    October 2008
    September 2008
    August 2008
    July 2008
    June 2008
    March 2008
    January 2008
    December 2007
    August 2007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All contents in this page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ShareAlike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