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到中日,無法迴避的一個問題就是中日戰爭的問題。
於是在這個日子,做一點筆記。
前一陣子發現了一個這樣的網站:
隸屬互動百科的中日戰爭史百科。固然這個百科在維基化(中立,客觀,標準化)也許上還存在一些問題,但是比起某些其他的地方來說,已經是不錯的嘗試。
其實也許更需要的是完全中立客觀的第三方撰寫的東西。畢竟更多時候,有獨立思考和判斷能力的人,需要的是儘量準確客觀的記錄,而不是充滿主觀色彩的修飾乃至扭曲;比起評論和鼓動,更需要的是認知與思考。左圖也是來自這個網站。
在這裡我又想起了關於shina的提法。然後看看各種帶著sino-前綴的,也被許多人接受和默認的說法(比如sinopec),不禁覺得歷史和傷痛中確實存在很多執著和堅固。不管接受與否,sino-這個和sina(shina)緊密相關的前綴普遍存在于作為國際通用語的英語里。
有幾篇值得一讀的文章,在這裡羅列一下。
關於這個詔書,可以看到,只言終戰,拒言投降,只言他人殺己之無辜,而不言自殺人之無辜之態度,固然一部分為保全天皇制及其權威,可無疑也為后來歷史的很多發展埋下了”因“。關於此詔書發布的前前后后,可參看此文。此詔書中文翻譯見下。引自百度百科。
朕深 鉴于世界大势及帝国之现状,欲采取非常之措施,收拾时局,兹告尔等臣民,朕已饬令帝国政府通告美.英.中.苏四国,愿接受其联合公告。
盖谋求帝国臣民之康宁,同享万邦公荣之乐,斯乃皇祖皇宗之遗范,亦为朕所眷眷不忘者;前者,帝国之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希求帝国之自存于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至如排斥他国之主权,侵犯他国之领土,固非朕之本志;然交战已阅四载,虽陆海将兵勇敢善战,百官有司励精图治,一亿众庶克已奉公,各尽所能,而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实难逆料;如仍继续作战,则不仅导致我民族之灭亡;并将破坏人类之文明。如此,则朕将何以保全亿兆赤子,陈谢于皇祖皇索之神灵乎! 此朕所以饬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朕对于始终与帝国同为东亚解放而努力之诸盟邦,不得不深表遗憾;念及帝国臣民之死于战阵,殉于职守,毙于非命者及其遗属,则五脏为之俱裂;至于负战伤,蒙战祸,失家业者之生计,亦朕所深为轸念者也;今后帝国所受之苦固非寻常,朕亦深知尔等臣民之衷情,然时运之所趋,朕欲忍所难忍,耐所难耐,以为万世之太平。
朕于兹得以维护国体,信倚尔等忠良臣民之赤诚,并常与尔等臣民同在。若夫为情所激,妄滋事端,或者同胞互相排挤,扰乱时局;因而迷误大道,失信义于世界,此朕所深戒。宜举国一致,子孙相传,确信神州之不灭。念任重而道远,倾全力于将来之建设,笃守道义,坚定志操,誓必发扬国体之精华,不致落后于世界之进化,望尔等臣民善体朕意。
1.田中角榮訪華前夕
2.田中角榮訪華
暗流湧動的歷史。就算是今天看起來如此正常的和平化,也絕不是輕輕松松就能拿下的事情。其中也有無數的沖突,有無數人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其實我個人當然是希望中日友好,甚至是世界和平的。
如果祈求世界和平有用的話,也不用在此感嘆了。利益,這個一直是歷史車輪的巨大推手的東西,導致有時某些強大的意志所推動的歷史,是不以人的個體意志為轉移的。即使許許多多人的許愿,也需要匯集成一股更強大的力量,才有能力與之抗衡。
更重要的,就算超越利益這個層面,在所謂的道義上,除了實在是過于容易判斷的立場,沖突雙方往往也是各執一詞的。引一段話:
人間の歴史に「絶対善と絶対悪の戦い」などなかった。あるのは主観的な善と主観的な善との争いであり正義の信念と正義の信念の相克である。一方的な侵略戦争の場合ですら侵略する側は自分こそ正義だと信じているものだ。戦争が絶えないのはそれ故である——『銀河英雄伝説』ヤン・ウェンリー
人類的歷史里不存在“絕對正義與絕對邪惡之間的戰斗”。存在的是主觀的正義與主觀的正義之間的爭斗,這種正義的信念與正義的信念之間的碰撞。甚至是單方面的侵略戰爭的場合,實施侵略的那一方都會認為自己才是正義的那一方。戰爭連綿不絕,從未休止也是因為這個緣故。——《銀河英雄傳說》楊·溫利
這個世界上有太多需要用心體會,但是很難言明的東西了。
前一陣子翻看charlie以前的一篇文章,言及為什么我們不能制造出類似日本流行文化那種可輸出的東西,而還在通篇通篇地大量表達受害者的屈辱。我覺得,首先,得從屈辱中跳出來試圖更加客觀地認識這段屈辱。聽起來挺矛盾的,但是其實也不難明白是什么意思。
以上基本上都是記錄類型的東西。就當是記筆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