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会想象到这种事情,一个人离开之后那些留下的痕迹会变成什么样子。
如果一个人就这么离开,他的微博推特会停止更新,博客也会停止更新,时间线会停滞在那么一天,不过这种事情其实也很常见,在网上随便逛逛,数不尽什么都没有说过就停止更新了的博客,那些文字就停封在那里,凝固成一点点大小的数据,被保存在网站的角落中。
他的各种账号会从活跃的状态变得死寂,也许有人会记得有这么一个眼熟的用户,也许没有。网络上的世界总是在马不停蹄的往前奔走,昨天的事情明天就会变得火星,而一个小小的用户更不必多提。很快就会被人遗忘。
也许就像是丛林中的废墟一般,没有什么价值的废墟,也不会有什么人会去观光。
除了偶尔几位恰好迷路的人。
所能看见的,也只是网络那端曾经一个人留下的痕迹罢了。真的没有什么价值。
而像这种架在空间上的博客,是不是会因为没有人续期,而完全的消失呢。
确实,人的生命脆弱,而且在这个世上的确是太过渺小。自己也曾经多次半开玩笑地要把自己的lastpass密码告诉表哥,说死了可以让亲近的人用这个打开我的各个WEB应用来缅怀我,或者说,知道我这蜉蝣一般的生命,忙忙碌碌瞎忙活了些什么,思考过些什么,追寻过些什么。如果没有人看到,也没有人有意愿看到(虽然很有可能会这样),多多少少会有些寂寞的感觉。
这多多少少也是出于和上面类似的某种心境吧。
人世匆匆,时间的车轮滚滚向前。除了那些能够留在历史长河里闪耀的名字和传唱的故事之外,大部分人,都会很快被遗忘,碾碎成历史的尘埃。可是,难道普普通通的每个人的生存,他活过的痕迹真的没有什么价值吗。
从小很着迷一些所谓濒死体验的故事。所谓灵魂离体啦,回光返照啦,放电影啦之类的体验。为什么唯独死亡这么受人们关注呢?
前一阵子颜华顺路到武汉来,我们聊天时他提到了Roger Penrose等人(?)的一个新理论,从量子力学和信息论的角度来解释死后灵魂归处的问题。即,人脑中含有大量的信息,人死亡了,而这些信息不能自行湮灭,而是回归到宇宙中以某种场的形式存在,这就是某种程度上的暧昧的”死后有灵"。我大致能理解这种思路,但是这也并非这里想说的要点。
我想说的是—--
不管死后有没有灵,死亡,对于人来说,都是非常特殊的,几近神秘的一件事情。
人类的文明的很大一部分,以及人作为个体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死亡的阴影之上,或者说以”人将不可避免地迎来死亡“这种意识或者潜意识作为一个基本的,底层的出发点的。而在其他方面上,”对死亡的神秘感,对死亡的未知感,对死亡的恐惧感“又作为另一个大方面极为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文化。
Wikipedia上的解释直接搬用:
文明是一種先進的社會和文化發展狀態,以及到達這一狀態的過程。其涉及的領域廣泛,包括民族意識、技術水準、禮儀規範、宗教思想、風俗習慣以及科學知識的發展等等。
如果按照这个定义来分解的话。死亡,这个所谓的终点,却几乎是人类文明中很多礼仪规范,宗教思想,风俗习惯等太多东西的起点。在这里我要将文明和文化几乎当做同义词来表述,虽然实际上两者有所差别,但只要能理解就行。
就来随便说说。
人类,无论何处的文明,几乎都有拜祭祖先,供奉祖先的习俗。
拿中国来说,修家谱,葺祖坟,立祠堂,清明扫墓,鬼节烧纸,想必无人会陌生。其他的很多习俗,都可以视作从祭祖,奉祖这个原点引申出来的。
比如,逢年过节的团聚,比如,所谓故乡和根,以及所谓血脉的概念。为什么逢年过节时要团聚?这有一些不同的因素和可能的情形混杂在里面。
第一。因为我的根在老家故乡。所谓叶对根的思念。
根在这里的意思:归根溯源,是因为先祖生与斯,葬于斯。他们的遗体和墓碑或是祠堂在这里。另外,人们和亲人,乃至及于远房亲戚,都是通过长辈乃至先祖而联系在一起,连结在一起的。所谓血脉,就是这个意思。
而这样的习俗毫无疑问是与死亡息息相关的。如若先祖不是逝于斯而葬于斯,我们就没有理由来到这里共同祭奠他们。或者做更极端的假设,如若先祖都不会死,人类都可以永生,就很难想象会发生什么事情了。但是很明显,人们的习俗,不大可能会是像现在这样。
第二。为了看望年迈的父母和仍然在世的亲人团聚。而这就更是在”死亡终将来临”的潜意识下做出的选择了。因为个体的死亡终将来临,必须要珍惜能够在一起的时光。或许哪一天,这样的时光就再也没有享受的机会。所以为了生存和更好的生活种种原因移居外地的人们,才会格外珍惜能够团聚的机会。无论是年迈的父母,还是和自己同龄的兄弟姐妹以及各种旁亲,包括每个人自身,死亡的一天终究会到来。团聚的次数终究是有限的,而且几乎是能够轻易数清楚的。带着这种意识,人们潜意识里才会期待着每一次的团聚吧?然而,即使这样—--
曾经看过这样的广告或者宣传片,计算着假如父母能活到85岁,你还有多少时间和他们在一起之类的事情。说实话,对于常年在外工作,只有大型节假日或是特殊事件比如结婚生子之类的时候才有机会和父母在一起的人来说,这样计算可能真让人觉得触目惊心,甚至让人没有勇气去算,比如:
“这辈子,我也许只能和妈妈相处25天了。”“毕业之后留在重庆上班,一年也就春节回家一次,真正在家的时间不超过5天。5天里,大概还有3天出门和朋友聚会、应酬。剩下的时间除开吃饭睡觉和上街购物,真正能陪妈妈的时间大概只有20小时。我妈妈今年55岁了,如果上天眷顾妈妈能活到85岁,在她最孤独那30年里,我能在她身边的时间不超过600小时,也就是25天,还不到一个月!”这个结果让她很愧疚,“我以为自己很孝顺”。
因此,关于团聚意识这种文化,实际上是紧密地建立在一种死亡意识之上的反应模式。正因为先祖们的死亡所提醒的所谓的根和血脉意识,以及每个人自身的死亡终将到来,而且其实并不遥远,所以我们才会无意识建立了这种在极为有限的人生中,珍惜彼此之间的关系与血缘羁绊的一种文化。
其实对于朋友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不过这是后话。
而孝顺父母或者长辈这种文化其实也是类似的根源产生的。父母或者长辈当然对我们有恩,于是我们自然的想要回报也应当回报,可是,如若人可以永生,那么这件事情便不是什么非要马上做不可的事情,而是可以无限期延后(基于人天性中的惰性)。一旦事情变得不那么急迫,它往往也就显得不那么重要,而会被人抛之脑后。因为,还“没有deadline嘛”,“有的是机会”。
正因为有死亡的倒计时时时在滴答提醒着我们,才让这种回报意识以文化的形式成为现实。
再来谈谈死亡的未知,恐惧与神秘。
经验,是战胜未知和不安的法宝,因为经验能帮助我们在一定程度上预知结果,从而使人安心,消弭恐惧。
然而,唯独死亡的经验,是人一生中无法获取的(这本身就是个伪命题)。
因此,死亡对于人来说,将永远保持神秘的面纱,保持黑暗而未知的状态,因而也将是充满恐惧的。正如人在黑暗中害怕的其实不是潜在的危险,而是对未知的恐惧一样。
无数神话传说或者宗教信仰模式中,都充满了对这种对死亡的神秘,与未知的恐惧的衍生物。
比如历史上早期或者现实仍然在某些地区存在的部落里的一些原始的萨满教,还有某一些巫毒教等等,这些方面表现尤为突出。
以中国来说,敬奉祖先,畏惧鬼怪妖精这点不正是这一点的体现么?我们为什么会敬奉祖先呢?从某种层面上来说,除了感谢他们给我们提供的血和肉体,也是因为他们面对了我们还没有面对过的死亡,超越了我们所在的阶段啊。(如果说他们还以某种形式存在的话。)
无法体验死亡,无法知道死亡这个过程对于人的精神来说究竟发生了什么,也无法弄明白所谓的死后的世界之类的问题,于是这样的信仰和习俗模式便自然而然地被创造诞生了,用我们的想象来对抗我们对未知的恐惧。
各种宗教大多数也是没有例外地要处理这个问题,必须提供对于死亡以及死后世界等等问题的一种解释,以让人安心。比如基督教或天主教提供给你的天堂或者地狱,佛教的转生轮回等,还有伊斯兰教的生死观。其他的各种宗教相信也是如此。
而这种解释既然要解释死亡,那么自然会毫无悬念地涉及生存的意义。这正是下面要讨论的一个方面。
先来说说价值观。生死观当然会影响价值观,这应该是毫无疑问的。但我这里并不想陷入过多形而上学的讨论。我只想说说,死亡的存在如何影响我们此生的价值观点。
想在历史里留下点自己的痕迹,总不能白活了吧?或者换个更悲哀的说法,想留下一点自己存在过的证据。
——我想推断的是,对于基本上摆脱了“活下去”的层次,有了一定余裕和能力去思考“为什么活”的人来说,很多都是在以此点作为目标的。只不过可能个人认定的可行手段的形式不同。
这相信是以此生作为出发点(不知道有没有来世存在)的人都会有的想法吧?在这里很想推荐一下斯图尔特·凯利写的《失落的书》,虽然那主要是在讲文学范畴,不过文学正是用脆弱达到永恒,用脆弱对抗毁灭,留下痕迹的一种方式;这是这场对抗毁灭的战役中的一个分战场。
书中写到,在历史里留名是每个人的梦想——大致是这样的话。
然而,我们这样的奋斗,实际上就是在与死亡对抗。而死亡,不过是毁灭的一部分,或者说毁灭的开始。如果这样的一种观点出发,那么生活的全部,都是在和将要到来的死亡作战,试图留下连死亡也无法毁灭的痕迹何存在过的证据(虽然从人类文明和宇宙的命运来说很有可能是徒劳的,但是,还是让我们保留“虽然肉体会毁灭,精神则有可能在之后以某种形式——比如书,信息,记录——长存“的美好梦想吧。)
从这里说开来去,”把梦想寄托在子女和子女的后代身上“,”虽然这辈子没有达成愿望,就让子女或者后代代替我完成梦想“,如果这都不行,至少“子女的存在本身就是我在这个世界上留下的痕迹和曾经活过的证据”。
(EVA中那句“只要活着,无论到了何时都有幸福的机会”这里可以改成“只要后代存活着,无论到了何时都有写下意义的机会” )
——这种类似的思考模式,包括与之相关的”看重子嗣““一切为了孩子”“看重教育下一代”这样一种社会风气与习俗,其实都可以归结为上面提到的对抗死亡和毁灭的潜意识。
当然,也会有完全不顾这点,纯粹今朝有酒今朝醉,我只活这辈子,不想管身后事的人存在。不过,他们这种态度,本身也是从另一个角度上建立在死亡之上的。正是因为意识到死亡,所以才会摆出这种及时行乐的态度。
而我要说的是,对于自己浪费时间的焦虑也好,对于过去的错误选择的悔恨也好,对于自身无能的懊恼也好,对于生活的状况的不满意也好,这些精神上的焦虑,本质上都是因为我们潜意识里深切意识到了死亡的阴影。
如果没有死亡,我们就有了足够的时间,也就有了足够的可能性去完成我们想要完成的事,实现我们认定的价值。从理论上来说,没有死亡的话,一切不超越宇宙法则限制的心愿就都是可以完成的。那么就可以不用焦急,慢慢改变。慢慢获取需要的能力,就算做了什么错误的选择也无所谓,我有足够的能力,时间和耐心重来一次或者重复类似的事,反正时间足够多嘛。
而且,人们的审美观念也是深受死亡影响的。我的这个观点可能有点日本“物哀”观的影响。
正是因为人生短暂,终有一死,才会对那么多美好的东西有那么的感慨,对逝去的东西有那么多哀叹不是吗?这也算是一种empathy吧,自己总有一天要面临相同的命运呢,再美好也终究会逝去,要是人能永生,大概就不会觉得这些随时都能看到,总有一天能再看到或者感受到,而且或许是很多次的东西有什么特别了吧?就算不能永生,能活个千年乃至万年,说不定都会产生厌倦呢?
跟死亡和毁灭相关的东西往往最能打动人,是因为我们也终将一死啊。
看客看到事故报道之类的东西时,往往不关心伤者,但如若有很多人罹难,便觉得对自己的冲击力好像立刻上了一个级别一般。这也是类似的道理。
同样,我们感慨青春的美好,是因为我们终有一天要失去青春,而这一点则是因为死亡的期限而最终决定的。
人的很多意识、思考模式、风俗传统等等精神文化层面的东西,如若仔细观察,在其意识流的底层都能看到名为死亡的阴影若隐若现。
悲剧能传世,喜剧多散佚。
当然,此时我脑海里是斯图尔特·凯利那句:
失落有自身的倾向和喜好。喜剧就是个遗失率极高的书种,同路的还有色情和自传。像菲利普·拉金(Philip Larkin)日记那样集三元素于一身者,其失落简直不可避免
扯远了w.
总之啊,死亡这个存在的阴影,深刻地根植在人类的精神世界中,一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们。
虽然只要想一想就会觉得说的其实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这样想的话似乎全文都成了废话233。
当然,补充要说的是,关于如果没有死亡的一切设想,都是不考虑地球的容纳量之类的问题的,因为只是纯粹的思维演绎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