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ICA Aria
  • About
  • Blogs
    • Reflections
    • Otaku
    • Worldline
  • Works
    • Writing
    • Artroom
  • Updates
    • Updates+
  • Linkage
    • Guestbook
    • Blogroll

對於BGM上幾個有關工作與社會的thread的感觸

11/3/2012

Comments

 
這周公司那邊又被我坑掉了。
然后BGM的企劃進度這邊,感覺也沒做多少建設性的工作。
雖然和大家你畫我猜和聊天攪基外加YY,skype音基是很歡樂,但總覺得正事那邊反而缺進展。

然后昨天在BGM上看到這么幾個貼,都是和工作什么的相關的,不由也有一點點的感想。
  1. 就这么把自己贱卖了哎╮(╯▽╰)╭     |
  2. 看来咱就是一口井——横竖都是二bgm38   
  3.  社会人


比如第二篇切切實實踏入GALGAME業界大手公司的人,這個還是對我有一定觸動的。以后可以和業界人士插科打諢啦!w
還有諸如1中的,學習啦,考研保研,留學啊,工作啦,現實和理想啦這種非常具有現實感,也非常有營養價值的討論。

不過重點還是想說,3中性魔和mcfog霧大等人的對話啦。其實現在雖然思考已然很多,卻已經很少去和別人對話這些,習慣于去看別人的對話自己來思考和食用就够了。這或許也是在“覺得人與人之間互相理解因為有A.T.F的存在實在是太麻煩了,雖然我尊重別人的信仰和觀點並且願意試圖理解,可未必每個人都會這樣對待你。而且就算在可以溝通達成一致的條件下,往往也因為需要支付較多的時間和精神成本而不願去這麼做“這樣的行動模式下產生的吧。
畢竟我和人討論的目的不是打贏嘴仗獲得優越感和滿足感這樣的中二理由了,至少現在早已不是。

其中的一些話是發人思考的,覺得很適合自己引以為戒,雖然人多少會有這樣的自我意識,但是有時卻放縱于自己的任性,而并沒有時時提醒自己。

“小时候的事情再美好,成为社会人了以后也不能按照小时候那一套来乱搞,否则社会自然会把你淘汰掉,毕竟社会给你的总是远远多于你给社会的呢
被社会奸什么的完全没有这回事哦,没有社会组织的话人类这种从树上下来在地面上没半毛钱优势的物种早就灭绝了哦。想任何一件事总有很多种角度,我讨厌现实逃避的想法,
如果一个人过的不好或者不开心,那有错的一定是那个人自己,而不是世界或社会或时臣“
 ↑
這最後一句話,讓我想起了拉姆這個帖子。雖然在裏面的回覆里半開玩笑地說,都是我的錯_(:з」∠)_,但其實也不完全是開玩笑,這真的是一個值得認真對待的想法:

想想自己所在的位置,自己現在的處境,固然會有很多抱怨,可這裡有個核心的問題,你努力够了嗎?你真的努力够了嗎?你難道不是在逃避自己的極限嗎?

在這個基礎上,正如性魔醬說的那樣,

人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自主选择的权利与义务。

這點也是我所珍視和看重的。
再加上后面說到的價值觀的問題,畢竟我現階段的哲學體系可以說是”荒謬-反抗”“存在-選擇“的融合體,所以對這點不能同意更多。

(其實人與人的價值觀的不同,這個很難強求,但有時會驚奇地發現,不同的人往往會在誤解和兜了一大圈之后,在TOPIC上達成一致,這或許也正是溝通的價值所在。這在以上的帖子里也出現了w——當然這是題外話。)

我最有感觸的是霧大的這句話—--
”我高中开始编程之后高二就写插件混兼职了,大学里没打过dota没和基友打过球去过网吧,除了打游戏追新番之外所有的时间全都丢在写代码上了,所以我觉得我能在我中意的地方工作绝对不完全是运气“

反省吧,自分!反省一下吧。看看別人,可以自豪地說出”能在我中意的地方工作絕對不完全是運氣”,你,你對你的夢想,真正努力過了嗎?或者說,努力足夠了嗎?你有像他這樣努力,專一,和目標清晰而堅定嗎?

固然,從本質上來說,你想做的事情太多了……這或許對于一個人來說是過于勉強了,可是,即使放在這個前提下,即使是勉強,你足夠勉強過自己嗎?
什么都是淺嘗輒止,什么都到了中游馬馬虎虎就算了這可是絕對不行的啊。
如果你因為自己的價值觀和夢想的緣故,不愿意放棄很多事情,可以。
你知道自己作為一個個體的渺小,和極限的存在。可以。

但切記一點——不可以在不愿放手,或欲張り這個前提下,用“自己的力量渺小”,或者“人都是有極限的啦”這種想法來糊弄自己,來作為自我安慰滿足YY,甚至作為逃避的藉口。 既然是你自己選擇的,即使跪著也要走完。如果你選擇了不放手,那么對于你沒放棄的部分,就應該認真對待。——這是最重要的反思,這也應該成為我的自我選擇。

而仔細想想,這就是現在的我,和7,8上10年前,或者和最銳氣鋒芒的那段時間的我的最大差距了吧。

好勝心。不想輸。不甘心比你差。想知道自己的極限在哪。——這樣的想法

雖然這或許是更加成熟的緣故,可毫無疑問,現在的我身上的挑戰精神,和以前我相比是欠缺了很多。
就連打籃球也是這樣,曾經有如此多的不甘心,以此為動力變得更強,甚至到了事事較真的地步。其他領域也都是如此,強烈的好勝心驅使著我去變得更強,挑戰更強的對手。
而現在的我回想起來,是不是也該反思下時時滲入生活中的“認真你就敗了”,或者某種過分豁達的態度呢?
當然,這或許又要聯系到自己的價值觀等等問題的改變了。


不過,是真的覺得,以現在這樣的狀態下去,人生一定會存在遺憾。所以,才有了這篇文章。至於這種想法(全力全開,不要敷衍和搪塞自己,尋找自己的極限)中不中二,少不少年,這都無所謂,重要的是,我現在確實重新需要這樣一種精神力。(現在常常出現的基於存在主義或者荒謬哲學方面的思考,很容易讓人陷入消極的狀態)。


所以,該怎麼做,已經很明白了吧?

雖然方向性,和目標性這樣的東西,必須有所專攻這方面,也要有所注意。但——實在是不想放手的東西,就請一直堅持到最後吧,我又不是為別人而活,只要不要後悔哀歎”要不是XXX,我本來也可以抵達那裡“,對自己來說就足够了。

Phaer.Cura君一生最大努力的故事,就要開始了。不過一生最大的努力,不就是生命本身么?

說起來之前看到《櫻花莊的寵物女孩》Vol.4裏面的一段話,也挺符合這里的主題的:—--

“
        不能忘記還有人做得更多。雖然在喵波隆的開發時,已經看到了毫不妥協要求完美的真白,美咲還有龍之介,但空太卻老是在最關鍵的時刻劃地自限。
        如果以“這樣應該就够了”為起點再往前進,大概才能與努力這個字眼相稱。
        真白不都親身教了自己這些事嗎?                                                                                                                                 
”



主體部份就這麼多。

今天傍晚繞湖跑圈的2200多米,跑下來之後發現心臟有點疼。體力方面,鍛煉方面實在是變弱了太多。
不過大概也和今天外面的寒風灌肺,以及很久沒運動的身體在切換模式有關係。

仰臥起坐計劃已經停滯了4天,欠下的份果然還是應該補上。不過開始覺得每天30個,以及後來的每天50個實在是有點少。

向上吧,少年!

Comments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图片
    Schrodinger's equation & his cat

    Author : Phaer.C

    总之人都是很难用几句话概括的吧?
    人如其字,人如其文。想了解一个人,看其笔下的文字就好。很高兴在这里遇到或者认识你w。

    存档

    July 2019
    November 2018
    December 2017
    October 2017
    November 2014
    August 2014
    May 2014
    April 2014
    October 2013
    September 2013
    August 2013
    May 2013
    March 2013
    February 2013
    January 2013
    December 2012
    November 2012
    March 2012
    February 2012
    December 2011
    September 2011
    August 2011
    April 2011
    January 2011
    October 2010
    September 2010
    August 2010
    June 2010
    April 2010
    March 2010
    February 2010
    January 2010
    December 2009
    November 2009
    October 2009
    September 2009
    August 2009
    July 2009
    June 2009
    May 2009
    April 2009
    March 2009
    January 2009
    December 2008
    October 2008
    September 2008
    August 2008
    July 2008
    June 2008
    March 2008
    January 2008
    December 2007
    August 2007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All contents in this page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ShareAlike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