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ICA Aria
  • About
  • Blogs
    • Reflections
    • Otaku
    • Worldline
  • Works
    • Writing
    • Artroom
  • Updates
    • Updates+
  • Linkage
    • Guestbook
    • Blogroll

魔法少女小圆 完结感想〴( ◕‿‿◕ )〵

4/24/2011

Comments

 
〴( ◕‿‿◕ )〵
 
         全片可以说是对魔法少女这个主题的漫长颠覆后向“实现希望与梦想”的回归,就连形式也回归了传统的打倒魔兽(人类所受的诅咒,人类丢弃的悲伤痛苦所形成?)小圆果然是看传统的魔法少女作品长大的(欣慰)。

          小圆的背负实在是太过沉重了,到最后浮现到脑海的甚至是圣母颂这三个词。小圆的归宿倒也演绎出了一丝“一即是全,全即是一”的味道。

         姑且不论那套宇宙熵增应对理论的问题,QB文明和人类文明价值观的冲突也是一个看点。虽然也许只是虫豸的一厢情愿也不一定,但是作为一个人类,果然还是人类的普适价值观尝起来味道稍微好一些。
 
         漫长的酝酿,无数次轮回的酝酿后,小圆作下决断后的过分成熟与强大,也是无数次轮回中纠缠在她身上的因果律的无数线头构筑的必然;这一点的细节设定不错。所以说黑长直一直以来的努力,无数次轮回把她轮成了这样换来这个结果,某种层面上来说真的有点悲剧的味道。

          颠覆命运和宿命这类主题也有很重要的含量。这个就不用细说了。

          矛盾和冲突的塑造是一个看点。对与错,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别人,太过软弱以至于无法对他人伤害,还是太过坚强所以独自承受。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诓骗出卖灵魂与其战斗的,只是自己最终不可避免将走向的归宿?然后又会有新的羊羔与自己的尸骸战斗,只为了宇宙另一头一个文明享受安稳的负熵和高有序度堆砌的安稳生活?所以说这个故事在这点上的设定真是太治愈了啊。

          每个角色的高光时刻都很给力,这是作品能给人印象很深的原因之一啊。
         不论是学姐头掉了生命戛然而止的那幕,还是蓝毛为了喜欢的人付出了一切乃至'自己的梦想'最后却因为过于坚持自我,而在越来越重诅咒中迷失了自我成为魔女的悲剧;杏子为了寻回蓝毛全力全开在最灿烂的碰撞的光芒中陨灭;还是黑长直被轮回无数次轮得人格都变了却惟独坚守从悲惨的命运中保护小圆的心情绝不会改变;以及小圆的终极‘大觉醒’,为了根绝悲剧的轮回,不惜改变一切规则承担所有的诅咒乃至消弭自己的存在或者说与宇宙成为二位一体;————这些情节都具有很强的震撼力。就连作为配角的圆妈妈也时不时有精彩表现,比如教育小圆不要害怕犯错的那席话,又比如最后一话丢失了那份记忆(或者说那份记忆根本没存在过)后随意说起的”小圆“这个名字听起来很亲切这样的话。QB时不时给人带来的看起来很阴森惊悚治愈效果更是蛋糕上的樱桃啊。

         魔法少女TITLE几个字看起来像废怯少女是刚看第一话就想说的,不过这个暗喻只对成为“圣母”以前的小圆比较贴切。之后就和废怯完全不沾边了啊。

          最后SOUL GEM旁边的字是真心看不懂。。'十三门徒'又是有何暗喻

        快和我定下契约,成为魔法少女吧         〴( ◕‿‿◕ )〵

        ——以上一切都是扯淡,其实这就是个披着重口味微猎奇外衣的百合片,完毕(?口胡帝)

Comments

'あの日見た花の名前を僕達はまだ知らない' 第一话发感?

4/20/2011

Comments

 
'あの日見た花の名前を僕達はまだ知らない' 第一话发感?

あの日見た花の名前を僕達はまだ知らない。

先想说片名太——————长了。然后看了第一话下来感觉还不错。

曾经一起去捉的独角仙,到了夏天仍会在树上无防备的乘凉;然而一同约好去找独角仙的小伙伴们,却已经不再。

曾经充满活力的夏日,变得如此令人烦躁。

曾经的玩伴和要好的朋友,共同挥洒过无数汗水,共同经历无数快乐和伤感的瞬间的那些人。随着成长这个沉重的词,和自己的
渐行渐远,变得冷漠如陌生人,甚至充满敌意。这种不甘,伤感,压抑,无奈掺杂的感觉,想来对于谁来说,应该都不会陌生。

谁都会改变,我们都已改变。

当纯真,天真这样的形容词渐渐离开我们时,同时离去的东西还有好多好多

在无数冰冷的现实面前,遗失了无数梦想,变得学会了向势力低头,学会了沉默和冷漠,在泥淖中打滚。

可是,谁知道是不是有些不变的东西停留在那里呢?

比如面麻,或者是哪一天大家一起许下的愿望?

有些人有些事,就永远停留在了某一天。

比如,失去记忆的那一天;比如,搬家去远方的那一天;比如,某次发生后就没有再说过话的争吵的那天;

比如——或许——死去的那一天。

就算假装不记得,就算真的不记得了,那份重量也会沉沉的压在你的肩上,你的心脏深处。

就如鸣子那一瞬间感受到的自己肩头的重量一样。

那一天大家一起发现的那朵花,我们还不知道它的名字就变得七零八落,四散而去,这样的事情,稍微有点悲伤呢。

明明约好了大家一起找到这朵花的名字的。

就要这样默默接受这样的事情么。?

还是说……会有另一种选择呢?

妄自猜测下这部作品,应该是变得七零八落的好友们,重新寻回曾经的纯真和羁绊,重新寻回一同浇筑在内心的心愿和
梦想,以此为基础迈向明天的一个过程为主线吧。同时,第一话末尾暗示的‘面麻’,或者说本间芽衣子,从通常意义上来
说应该是已经死去了;这应该也会成为剧情展开的一个关键点之一吧。

ED GJ

君と夏のおわり 将来の夢 大きな希望 忘れない 10年後の8月 また出会えるのを信じて

你和夏天的结束 将来的梦想 大大的希望 不会忘记 十年后的八月 相信仍能再次见面

然后就是第一话末尾其实已经开始给人希望了,在那个超平和busters曾经的秘密基地里,有人一直都在。

那一天……停止于此的时间又开始流转了啊。真不错呢。

Picture


对于已经长大的我来说,应该也是充满怀念气息的作品吧。其实有可能的话,真想给好多的以前的玩伴都推荐下
看的。嘛……不过现实中的我们,大概终究是缺乏某种一根筋的执着和勇气的吧。

地底人你好。

不过'面麻'把安城名字叫成anaru确实有点糟糕啊,anal那啥。你明白的。

超平和busters,有没有点让人稍微想起little busters。嘛,和平最高。

期待下面的剧情展开。
Comments

食梦者梅丽 TV完结小感

4/17/2011

Comments

 
「何かに心を預けても、それは簡単に壊れてしまう。人の気持ち、言葉、もの。心を動かせば動かすほど、失うことも大きくなる。親も、先生も、クラスメートも、すべてはそこにあるだけの存在、期待も失望もない。ましてや、夢や希望なんて、空っぽの私には、邪魔のだけ。」

「前に歩くための力、思いを紡ぐ勇気、思いを繋ぐ希望、思いを動かす情熱、そして、成し遂げる力。」

1月番没什么想说的,唯独这部想稍微闲话几句。

最后一话要说的其实有点残酷或者黑暗系吧。

守护勇鱼和其他人的梦想和笑容,要帮助梅丽到梦的世界(幻梦界)的梦路。

想要回到幻梦界,几经动摇最后坚信着遣返梦魔回幻梦界的梅丽。

本因姐姐被杀害而陷入复仇的漩涡,最后被梦路他们的理念打动,转为守护人类与梦魔的世界平衡的缘起和协助她的由衣。

以上两组因为类似的目标实际上达成了战略同盟。

还有心灵扭曲坏掉的米饭老师和与之搭档的纯粹沉溺于享受杀戮游戏的树海。(嘛,毕竟是梦境的人类抛弃的痛苦绝望邪恶在隙间诞生的产物嘛)

这几组人的行为模式没什么好说的,在各自目标的推动下一目了然。

而这些人的正面交锋,或者说不得不仓促到来的决战,简单来说就是因为米饭老师他们威胁到了勇鱼的梦想。

虽然坏掉的米饭老师和沉迷于杀戮的树海因为压倒性的实力有虐杀倾向稍微有点黑,但感觉真正让剧情显得很残酷的还是河浪千鹤和雷昂的组合。

虽然雷昂简单提到的“我曾经是追捕树海的立场”作为一切的起因显得有点都合主义,不过安上个“作为幻梦界的治安势力维护其安宁”作为理由的话也说的过去。那么就不提这个了。

雷昂是因为战友们被树海虐杀唯独自己存活而踏上向其复仇的道路的。然而为了贯彻自己的目标,他不惜对其它梦魔被杀以及相随的作为容器的人类的梦想的毁灭见死不救。这样做是因为他用来向树海复仇的武器,使用的弹药是由梦魔死亡时的痛苦以及它所占据的人类的梦想破灭的绝望积蓄填充而成的。雷昂在发射完弹药后会死去,同时也意味着作为他的容器的那个人梦想的毁灭,或者说心的毁灭。所以他选择了因为事故从小失去了双亲而失去了“心”的河浪作为容器。

然而在复仇的子弹的填充计划快要完成时,橘勇鱼却固执而温暖地闯进了河浪的心,慢慢复活了她的心。子弹填充的下一个,也是最后一个牺牲者是勇鱼和他的梦魔以及勇鱼的梦想时,河浪动摇了。她不想失去关于勇鱼的记忆以及和她的友谊。

艰难的选择,但最后,为了拯救勇鱼的梦想,她还是牺牲了自己的梦想,再次失去了心和梦想。雷昂也在复仇中死去。

梦路倒是异常给力,不过主角光环仍然毫无悬念地存在着。

以雷昂和河浪的牺牲,以及想要守护的东西为动力,梅丽和缘起他们在真正理解了在“幻梦界的力量强大就是意志的强大”这样的情况下,逆转局势战胜了树海。

但是对于河浪和雷昂,这样的结局有点残酷啊。雷昂甚至都没有亲眼看到树海的消亡。而河浪则变成了一副空壳。

‍

好在,片也不是没给人希望。”人无论何时都会做梦的“,再次失去的心和梦想,也许勇鱼能够又一次帮河浪找回吧。

更何况,还有梅丽这样的笑容鼓舞着呢。

题材很好,梦想这种美丽的东西,毁灭的时候格外的能打动人吧

片中雾岛咲和秋柳贵照这对的感情戏刻画得挺不错的,起到了不错的调料的作用,秋柳的打油俳句偶尔也有笑点。

喜欢可爱温柔的勇鱼,和孩子气却坚强、战斗时又帅气的梅丽。

然后另外有两个集团猫王约翰·杜和灯台·海格力斯最后基本完全没有交代就TV完结了~

另外OP,ED制作都很喜欢。

想补原作看看了。

Comments

花咲くいろは 第二話 「復讐するは、まかないにある」NOTE

4/16/2011

Comments

 
Picture
不吐槽舅舅的咸湿弹脸第二弹,不吐槽盯着菜子换衣服还说“看得入迷”的暧昧,不吐槽对彻说的”死掉可不行啊“”一定要安全驾驶,平安回来“的微妙气息,不吐槽一口气推倒两名少女的气场,不吐槽疑似在咸湿大叔那里遭遇不测(?),不吐槽……

緒花給人印象很深的地方就是那種將自己的处世方式坚持到底,不放棄的认真一直线精神。(就连推倒民子和菜子都是一直线)。

Picture
"绪花,听好了,人是不能信任的,就算是血亲也一样。不能依赖他人,只能相信自己!"


就像家长会上等不到的母亲的出席那样,对母亲的期待一次次的落空;有开脱责任的嫌疑的母亲所灌输的冷冰冰的处世方法。这样一来,赌气产生“就算对谁抱着期待,到头来也只是自己受伤而已,那样的话,从一开始就不抱有期待就好了”这样的想法也不足为怪了。虽然看起来和“不放弃不服输”很矛盾,然而谁不是矛盾的集合体呢,有时我们甚至连自己都不知道哪个才是真实的想法。其实都说了是赌(堵)气而已。在日记本上写满“讨厌妈妈”,用沙拉酱在放满妈妈最讨厌的西兰花的蛋包饭上写"讨厌妈妈"也好,怎么看都是小孩子的堵气。就像独白的那样,就算决定不再期待别人,用这样逃避式想法搪塞和欺骗自己,也无论如何都烦躁不已。堵住的气,就应该直接跟那个人表达清楚,这样,心里的烦闷才会消散。恩,其实说回来,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才是符合一直线向前的性格的做法。

Picture
作为一个幼童,以这个握笔姿势来说你的字真的是写的太好了。

在这种性格指导的行为方式的驱使下,后半部分绪花的爆发也就显得自然而然了。对民子和菜子的态度感觉郁闷和难过,那么不如痛痛快快地把一切推倒摊开(咦),把话说清楚,这才是她的性格。



此前和厨师彻外出搬货,在车上一句”去死“差点真的如言灵般导致两人车毁人亡的结局,这为之后的一推二倒事件埋下了导火索。彻的那句”那样还能对自己抱有期待吗“的台词让人在意。人是一种社会性的生物,我们生活的物质上的精神上的支柱,我们的价值和自我认同,绝大部分都建立在与”他人“相关的境界上,而同样的,我们自己也在成为他人支柱一部分,他人自我认知和价值评判的一部分。(人类说不定就是使徒在A.T.FIELD支持下的分裂形态吧(笑))。也许意思是说:不对他人抱有任何期待,也就无法期待他人对自己抱有期待,自己也会丧失某种动力吧。

要说的话,绪花其实也不能怪民子的态度,毕竟之前有各种各样的误会,而那工作餐在民子的立场上看,的确就像示威,像伤口上撒盐般的嘲笑——一个莫名奇妙的人多管闲事做的工作餐,居然比以厨艺为本职工作的自己还好,无论谁也会觉得委屈甚至受辱的。

Picture
Picture
Picture
Picture
在以上契机的作用下,后来当民子再出说去”去死“的话时,绪花终于成为了推土机,用自己的信念推倒了造出坚硬外壳的民子和习惯逃避和缩却的菜子,大概也推倒了两堵无形的心墙(啊啊,绪花那句”言えええええ"好霸气好强硬……><)

于是便有了"我会好好考虑场合的,我也不再不对别人抱有期待了,我要期待你们,依赖你们“这样的稍微有点肉麻的话。

”我只是想工作,仅此而已,应该是仅此而已吧。“

”再说我也不是想工作才来到这里的,只是……好不甘心“

”我到底想干什么呢“

被这样的矛盾困扰着,迷茫的绪花,似乎也隐隐看到了一点答案。

Picture
说到读空气看场合的KY话题,原生态般纯真的绪花如何在保持自我和类似读空气这样妥协间寻找合适的平衡也是成长的一个课题吧。

老板娘在今次的丢失手稿事件里,认为犯下错误的主要责任并非绪花这点也值得思考。没有客人的情况下不让清扫的波之间,虽然清扫掉客人的稿子的人是绪花,但老板娘认为责任的根源在没有告知绪花这一点的指导监督者菜子身上。从这个层面来说,监督指导者身担的责任的意义就显得很清楚了。在其位谋其政,下属犯事责上的道理大概就在于此。老板娘仍然在言行举止间试图传递关于工作和责任的理念,只是……绪花又以那所谓”妇人之心“类似的情感,包庇了菜子。似乎觉察到事情背后的隐情,还有当事的客人并非善类(?)的老板娘,罕见的采取了类似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从中也可以觉察到她人性的一面。

绪花仍然在用自己方式在体验成长。应该也可以用MY PACE来形容了吧?

花,还在成长,何时能变得独当一面,笑傲群芳呢?
既然绪花在预告里说了”私、輝きたいんです“。
那么就拭目以待,她是如何接着发出闪耀的光芒的吧。
啊,不发光也可以的,至少不要变成“毛蛋”。w

Comments

花咲くいろは 第一話「十六歳、春、まだつぼみ」 感想

4/7/2011

Comments

 
感想只有⑨个字!

绪花我喜欢你,以上!

当然这是不可能的,而且这好像是八个字啊(恩?其实两个半角符号等于一个汉字?不,相信作者没想到这么远,一定只是单纯数错了而已)。

———————————————————————————————--

作为P.A.works的十周年纪念动画作品,岸田メル和関口可奈味的倾力合作让每一帧画面都给人带来愉悦的视觉享受不说,充满诚意和细心的第一话的24分半整个就像浓缩了满腔精华一样熠熠生彩,甚至让人产生了“这只是第一话而已吗?没准就这样完结也会是不错的作品吧!”这样的感想(笑)。(希望不是エサ啊。。。)

当然这是玩笑罢了。其实看完第一话的真正感觉当然是“一切正要从现在开始”的的王道感觉。不过这种感觉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其中掺杂百花吐蕊垂蕾正要拼命绽放,打手就位正要振臂全力挥出HOMERUN,或是歌者深吸一口气正要放声高歌的意像。亦或是好像片尾的绪花拭去眼泪后那声奋力的「ほうりゃあああああああああ!」呼喊,其中蕴藏着无穷的能量和生命力,随时就要喷薄而出的感觉。

然而单纯这样比喻似乎也生硬了一些,应该也有一种柔和的东西流淌在柔和的主题曲中。果然还是春天最适合形容这感觉了吧。

「十六歳、春、まだつぼみ」


安藤真裕果然少不了例行的安藤汁:然而被外婆女将三巴掌后绪花被扇出的鼻血也好,擦地板时流下的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的泪水也好,这一次的安腾汁与痛苦、阴暗和残酷的激斗无关,却仿佛嗅到一种发霉的被褥被阳光曝晒后暖暖的味道。

排泄后的畅快感这样的形容似乎太煞风景,不过收拾明白、整理干净这类心情总归是不错的。鼻血流淌出小小的倔强,映射出想要伸张的主张;泪水折射出委屈,凝结出咸咸的坚强。

不过绪花你这脆弱的鼻子,还是好好保护为好哟。

Picture
何曾没有对所谓平凡的日常感到过忧郁,厌烦乃至淡淡的绝望。

已经熟识到厌腻的街景,总是在眼前穿梭的戴着能面具似的陌生人,同样的地方的同样的红灯,同样时刻的放课铃声,千篇一律的店家叫卖,几乎一成不变的食谱……

“所以就算不急着决定进路,多半也会自然而然地找份工作,大概26岁左右结婚,晚年在三丁目买块墓地”——这样平凡的日常持续下去,大概真的也只能得到绪花自嘲这般的,连大事记都难得书写,几乎可以把过程全部略去不计的人生吧。

虽然这对于很多普通的人来说或许就是最普通平凡朴实无华的某种幸福也不一定,身在其中却不知满足也许会受到苛责也不一定。

然而,期待着有什么有趣的东西在前面等着心情,期待着成为与一直以来不同的自己的心情,期待遇到什么戏剧性的展开的心情,真的没有过么?

不然的话,也不会在切菜时突然对生母试探般地开出”我不是妈妈的孩子,其实是妈妈的女性朋友和美国大兵生出的女儿“这种戏剧性过头的玩笑吧。

Picture
在这样淡淡的忧郁里,唯一喜欢的是街灯亮起的时刻。
「この時間だけは好き、灯りポッツポッツで、あたしの行く先を照らしくれてる。未来まで続いたらいい、そして、今の自分じゃない、もっと素敵な自分に辿り着けたらいい。」

”唯独喜欢这个瞬间,路灯一盏盏渐次亮起,照亮我前行的道路。要是能通向未来就好了。而且,不是现在这样的自己,能带我找到比现在更加出色的自己就好了。“

Picture
祈愿着有趣的东西出现在生活中,和一直以来不同的自己,比现在更加出色的自己的少女,真的就遇到了急速降临成为现实的”戏剧性展开“。突如其来的夜逃引来了孝一突如其来的冲击性告白,只是没有反应过来也来不及反应的少女就这样从滑下的滑梯上站稳,然后离开厌腻的日常街景,踏上投宿外婆的旅程,开始拥抱自己一直期待的戏剧性展开的人参。

(这让我突然想起自己对AURA~魔龙院光牙最后的战斗~的感想)

Read More
Comments

    RSS Feed

    Author : Phaer.C

    总之人都是很难用几句话概括的吧?
    人如其字,人如其文。想了解一个人,看其笔下的文字就好。很高兴在这里遇到或者认识你w。

    Phaya 的个人主页

    Special Link:
    「ありがとう、シャナ」

    文章存档

    May 2017
    September 2014
    August 2014
    July 2014
    May 2014
    April 2014
    March 2014
    February 2014
    January 2014
    December 2013
    November 2013
    October 2013
    September 2013
    August 2013
    July 2013
    June 2013
    May 2013
    April 2013
    March 2013
    February 2013
    January 2013
    December 2012
    November 2012
    April 2012
    February 2012
    January 2012
    November 2011
    October 2011
    April 2011
    January 2011
    December 2010
    October 2010
    August 2010
    July 2010
    June 2010
    May 2010
    April 2010
    March 2010
    February 2010
    January 2010
    November 2009
    October 2009
    August 2009
    July 2009
    May 2009
    April 2009
    March 2009
    February 2009
    January 2009
    December 2008
    November 2008
    October 2008
    September 2008
    August 2008
    June 2008
    January 2008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All contents in this page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ShareAlike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