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ICA Aria
  • About
  • Blogs
    • Reflections
    • Otaku
    • Worldline
  • Works
    • Writing
    • Artroom
  • Updates
    • Updates+
  • Linkage
    • Guestbook
    • Blogroll

偶像大师TV完结感想

1/11/2012

Comments

 
Picture
Picture
Picture
          总算是完结了。

          不对!已经完结了吗?可是还想要注视那些闪闪发光的身影们,再多一点,再多一点。
          偶像到底是什么呢?那一定是在闪闪发光的舞台上,发出耀眼的光芒,让人心生憧憬和向往,点燃人内心的梦想,呼唤人内心的希望和感动的一种存在吧。虽然或许还要加上”和大家一起“这样的一个限定,尤其是对于春香。那光芒,不但后面的观众能好好地看清楚,三层的观众能好好看清楚,就连在另一个次元的人,都能够好好看清楚。所以,当美希问”美希现在有在闪耀了吗“的时候,答案就不言自明了。
      (闲话:这么说起来,或许Fate/Zero里压力山大帝关于”王”的信仰的定义也许多少也算一种”偶像”吧,详见圣杯问答) 
       TV其实有不少地方都是在尽力还原原作或者至少是提醒人们原作是什么样的一种存在。比如第一话的制作形式,比如从头到尾没有名字也该有名字的producer桑,比如从头到尾没脸的社长(bgm38)(就算在圣诞话结尾圣诞老人长卷里露了全身脸都被圣诞帽“哔——”掉了。而作为一个非原作党,可以说TV给了我足够的感动和收获。
      音乐方面的话,真是好歌不少。坐等collection集,敲碗。
      高光点的话有很多,尤其是17话剧情进入高潮之后可以说话话给力。虽然细小之处的细微感动也不少,但还是列一下几个被感动的重要时刻吧。
      13话第一次全体LIVE,记忆很深的美希不惜体力撑场然后体力不支在producer怀里问他“美希有闪闪发亮吗“的那幕。
      18话,律子在azusa不能上场的时候登台献唱,看到观众席后方那一片代表着从未忘记过作为偶像的律子的fanclub的粉丝的绿光的时刻,以及最后全场都被染成绿色的那个瞬间。
      20话,千早在大家的帮助下终于放声唱出那首《约束》的那幕,看到要泪目w。不愧是歌唱37的歌神吗……
      21话,清唱也要上阵的千早”如花般绽放“,甚至感染了被黑井买通的音响人员,当伴奏音乐响起的那一刻。(顺带这话还有之后的庆功宴上小鸟在钢琴下献声)
       24话,众人用影像广播呼唤春香,当春香奔跑着回到事务所,听到已经重新聚集在一起的大家那一句”おかえり’的时候。
       25话,第二次全体LIVE以及其他。       最终话真是燃,狠狠撞击热血的同时又温柔的平复着激动,最后过滤出最后一种名为感动的共鸣。拖着小平板电脑在公司午休时偷偷看完最后结局的我差点没控制住自己的情绪w。至少最终话A1绝对是良心了。LIVE部份无限LOOP了很久也看不厌,旋转镜头尽情炫耀,少女们悦动着歌唱着挥洒汗水和青春,CHANGE和READY两首歌也组合到了极致,CHANGE的高潮结束后,READY的部分又把气氛推向另一个更高潮,如此点燃了全场;随后舞台表现和超现实演出也很棒。这才是动画的魅力嘛,能勾勒出现实中绝对无法达到的舞台效果,或者说,心象风景。(不过台下观众都是人间难觅的极品吧,同调率爆表溢出金手指了吧,肯定各个都能蒙眼寝中盲戳osu五星SS(银白色)的吧。)     
      这样说起来全作基本也就是在千早和春香寻回自我的剧情中以及最终话新年LIVE上用了超现实表现方式吧。以贴近现实的表现方式,除了有一些地方存在完全可以理解的都合主义,情节本身几乎没有任何突兀的超展开乃至神展开,最冲击性的剧情无非也就是PRODUCER摔伤而已。就是这样的剧情,却能深深感染人。其原因之一,也正是因为那些角色是如此贴近真实的一种的存在,让人感觉他们就是活跃在自己身边,也容易让人产生带/代入感和共鸣。虽然是鼓舞人心,让人向往的偶像,在舞台之外的地方,也和普通人一样,有着无数的泪水和欢笑,有过迷茫,有过挫折和消沉,也有无数看不见的努力和汗水;超越了这一切,最终才得以闪闪发亮。
 
       整个剧情走向基本上是:
       765pro的偶像们,从最初的原点出发,经历了动摇和迷茫的种种之后,找回了自我,并重新明白了属于自己的最大的力量,最终回归原点,完成了升华——这样的一个走向。    
       说细一点的话,从一开始producer进入到基本各种放羊状态的事务所到龙宫小町成立算是第一个阶段。这可以说是偶像们慢慢步入正轨的阶段。
       Producer自身也经历了一个迷茫和瞎忙活,到最终清楚了自己的定位的这样的一个过程。从龙宫小町小有名气开始,到其他的几人明白自己的定位,然后到第一次765 all-star公演应该算是第二阶段吧。
       在暴风雨之中,她们踏上了闪亮的舞台。大成功的LIVE让她们一战成名。然后随着名气越来越大,黑井社长的越来越多的介入打压,这成为了后期的一个重要剧情引线。引爆千早事件也是因为黑井的背后耍的手段。在那之后随着个人的事务越来越多,越来越忙碌,765pro也面临着各自为战乃至分崩离析的危险。
       这时,怀着“大家一起努力”这样的心愿的春香,因为现实与自己愿望的矛盾受挫,在引起致使producer受伤的事故后陷入消沉。然而她还是最终通过在和原黑井手下的三人偶像以及孩子们的邂逅中最终寻回了自己,再次确认了自己的愿望,确认自己对“偶像”的理解,重新回到了大家身边。24话末的那句“お帰り”真是让人泪目,那一帧画面也终于让人明白了OP2(最后画面)的含义(虽然两者有producer这个区别,咦,真的不是单纯的偷工减料直接搬用了吗ww)。然后就是良心,燃爆,感动的最终话的all-star2最终LIVE了。
        或许没有不散的筵席,总有一天青春也终将逝去。然而此刻,现在,以及不远的将来,大家在一起,一起挥洒汗水,一起编织旋律,一起成为了夜空中最闪耀的星座。虽然最后被黑井社长坑了大爹,但是没错,金库的话,”重新从零开始努力就行了"。那群少女偶像们,今后也将继续闪耀下去。(Black Well公司啊,一看名字就是深不见底的黑黑的大洞啊,社长你怎么能往里扔钱呢,真是如黑井所说变甜了啊ww……)
       最后说两个比较重要的人物:
      1.producer:
       从producer来了以后,整个765pro可以说才真正步入正轨。虽然早期producer本身也有过迷茫,和过分心急的瞎忙活。但当他找到自己的定位——即,作为最强力最可靠最安稳的后盾,在背后好好支持偶像们——之后,逐渐成为了765Pro的顶梁柱。正如律子最后所说:“这次受伤让我们看清了自己,明白了Producer桑对于765pro是多么的不可或缺这一事实。”
       2.天海春香:
       毫无疑问,春香是联系这些偶像们的重要纽带。因为一直以来的春香,就是怀抱着”和大家一起努力,一起闪耀“这样的心愿在活跃着,在后期这点表现得尤为明显。在大家一起鼓励被黑井使计打击的千早走出阴影过程中,春香起到了比其他人更加重要的作用。
       而在众人忙碌和个人发展的路上走得太远,几乎要失去方向而陷入分离的危险时,正如美希所说:”这样下去,好像要变得迷路了一样"的状态时。把众人重新拉回大家的原点765pro(以升华后的姿态)的人,也正是春香。正是在大家理解了春香的心愿之后,才重新抵达了765pro最强大的力量之源,那就是团结一心,心意相连。
      用美希的一段话作结最好不过了:“……再这样下去就要迷路了。无论何处都可以勇往直前,是因为有可以说’我回来了‘的归处存在,和那里存在的会对自己微笑的人吧×2”

 「いっしょに歌おう いっしょの時代の中 いっしょで行こう いっしょな夢を見よう
   いっしょにいこう いっしょがいい もっとずっと 大切にしよう 一生
   大好きだから 一生  いっしょにいよう一生 」

Comments

    RSS Feed

    Author : Phaer.C

    总之人都是很难用几句话概括的吧?
    人如其字,人如其文。想了解一个人,看其笔下的文字就好。很高兴在这里遇到或者认识你w。

    Phaya 的个人主页

    Special Link:
    「ありがとう、シャナ」

    文章存档

    May 2017
    September 2014
    August 2014
    July 2014
    May 2014
    April 2014
    March 2014
    February 2014
    January 2014
    December 2013
    November 2013
    October 2013
    September 2013
    August 2013
    July 2013
    June 2013
    May 2013
    April 2013
    March 2013
    February 2013
    January 2013
    December 2012
    November 2012
    April 2012
    February 2012
    January 2012
    November 2011
    October 2011
    April 2011
    January 2011
    December 2010
    October 2010
    August 2010
    July 2010
    June 2010
    May 2010
    April 2010
    March 2010
    February 2010
    January 2010
    November 2009
    October 2009
    August 2009
    July 2009
    May 2009
    April 2009
    March 2009
    February 2009
    January 2009
    December 2008
    November 2008
    October 2008
    September 2008
    August 2008
    June 2008
    January 2008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All contents in this page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ShareAlike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