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ICA Aria
  • About
  • Blogs
    • Reflections
    • Otaku
    • Worldline
  • Works
    • Writing
    • Artroom
  • Updates
    • Updates+
  • Linkage
    • Guestbook
    • Blogroll

电波女与青春男的玩味、考据拾零(主要TV)

2/23/2012

Comments

 
Picture
Prologue:

去年7月完结的TV番组拖到现在写是要闹哪样啊,拖延症候群还有救吗——(其实又在草稿Box里躺了很久)

嘛,其实是春节期间推荐给表妹表哥(itoko们哟)看陪同重看了一遍,有了一点新的感触于是决定写点什么。

虽然如此但也就是一些NETA,小元素的玩味和拾零,还有一点点小考据混杂的东西。总之就是把自己想记录下来的一些stuff的无意义罗列。本来想写个A to Z的又觉得有点刻意,而且其实也不知道是用英文还是用日语发音还是用中文去写。可是写完了发现还是成了A to Z,而且成了各种语言杂交。虽然写了一大箩筐不过自己看了一遍觉得好像还是挺有趣的(喂),所以就这样啦w。(范围大体上仅限TV)

Phase I. On Numbers 

秒速0.00000000198厘米

动画第12话标题。NETA秒速五厘米嫌疑,不过或许不止如此。初看会觉得“哇!好慢!什么啊,这速度秒五比弱爆了啊!"但其实这正好切中作品的一个主题。直接引用11话粒子的篮球赛加油剧情中星宮社所说:

“那虽然是无法认知的秒速,但她的确是在不断前进进步的人”
“听好了,每一个人都徘徊在即将觉醒的超能力的面前,就在伸出手的几厘米的前方,就在这日常的延长在线”
”但是没有几个人能碰到,每个人都只是无限靠近,就算是拥有更快的秒速接近超能力的人也是如此,因为眼前的数厘米太遥远而放弃了的占了绝大多数“。

后面紧接着就是「歩け、進め、聲を張り上げろ!」(走過去,向前,大聲喊出來!)「自分の意志で動いて、他人を動かす、最も初歩の、人間に許された超能力だろう。」(以自己的意志行动,也能推动他人,这是最初步的,即使是人类也能接受的超能力吧!)

其实,只要稍微计算一下就会发现,0.00000000198cm/s,乘以每小时3600s,乘以一天24h,乘以一年364天,乘以(日本人)平均寿命大约80年,就会得到:

0.00000000198×3600×24×365×80=4.9953cm约等于5cm(如果用一个回归年365.24219879天计算,即考虑闰年入内会更加准确地接近5)

即:Slowly but steadily,不要放弃,一直前进,一生悬命去跨越那短短的遥远的数厘米的鸿沟吧。(但是最后还是差0.00x厘米终究抵达不了终究跨越不了是要闹怎样啊,这是多可悲的人参啊——啊,冗谈冗谈w。只要活到80.5岁就没问题了·w`←楽胜)

179.9/180 

前川同学极为在意的自己的身高数值,本人一直坚称179.9cm。

然而实际上,旁人是不会拘泥于180还是179.9的啦(抱歉!前川同学)。比如山本(抱歉我不记得你名字)为了接近女女姑姑错认为前川同学是女女姑姑的女儿时,因为说180厘米然后还引发了女女姑姑自言自语时说出了有趣的话——“艾利欧的什么参数是180啊到底,身长?体重?周波数?”所以—--

Eureka! 艾利欧的电波频率是180Hz!(周波数即中文频率)

……意外地是低频超长波,波长(1667km)和月球半径接近。可惜呆毛似乎不是天线(雾)

6月17日号

齐奥尔科夫斯基的祈祷那话中宝特瓶火箭(ペットボトルロケット)放飞时除了超级厉害的红色多级烟花火箭之外 飞的最高最远的蓝色火箭的名字。

独自喃喃自语“走掉了” ,看着消失的6月17号女女姑姑带着泪娇声喊出了“艾利欧特大笨蛋!”背后的含义不言自明。不过大概包含了告别的意味。(ry 

Phase II. A to Z 

A

Alien

外星人显然是重要元素,也是一个重要的象征意象。疑似外星人体质泄露的特征可归纳如下:“超出常人的美(♂♀)貌”“头发在特定时刻发出粒子般的光辉”“光脚不喜靴下”等。

B

BasketSeat  

艾利欧自行车指定席,对自行车驾驶者的骑乘技巧有着超越想象力的要求。更过分的是这还不是极限,(泥瓦控)丹羽菌还玩过3人PLAY.。

Baseball  

决定夏日祭奠举办权的草地棒球。清晨多发练习赛后的最后场一发胜负模式。都市侧与老商店街侧的域对立的文明决斗,没准为解决某些不大激烈的争端提供了一条不错的思路。不过从草地棒球赛的小横截面中也可观察出不同的人对地域观点采取的不同态度这个主题,有不以为意的比较开明的,也有被其支配了整个意识形态和行为模式的,推而广之到三次元中也是如此。

Basketball 

粒子的部活。意外地不擅长却在以极慢的秒速前进着,但也比半途放弃,不进反退要好。

C

Cattle Mutilation

牲畜被虐杀,部分肌体组织消失的事件的神秘现象,往往被认为与外星人有关。作品中田村婆婆一直甚至有几分期待地说自己马上就要被Cattle Mutilation了,从28年前就陷入了某种失去动力,云雾笼罩,一潭死水的状态。虽然“外星人”有时或许的确能带来好的东西和影响,但是若“外星人”变成了让生活变得恍恍惚惚,惶惶不可终日;阻碍人正常拥抱生活,感触生活,享受生活中的乐趣和美好的一种障碍,那么或许真的就像女女姑姑说的那样“干掉它们就好了”。当然,这里的“外星人”多少更象是一种概念。

田村婆婆遇到的问题,在女女姑姑和艾利欧的身上也有类似的反映,其实私以为这也是作品的另一个小主题。(女四代啊,果然电波是X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吧)

Cosplay

史上最奇装异服的Coser,还是带个之一吧,摪——有请身长180,啊,对不起179.9厘米的前川同学登场!医院探望时为了neta日语里护士和茄子的冷槽真的COS茄子……。还有cos各种鱼类。12话草地棒球决胜赛时的cos更是—--

啊,对不起,请问这是鱼类吗。原来如此,人鱼啊。(ry

D 

Denpa

日语电波的发音。如前面所说,艾利欧电波周波数180。QED.(用量子电动力学证明完毕)

E 

E.T. 

艾利欧特(Eliott)和藤和艾利(Erio Towa)的名字缩写。现在基本已经和外星人同意。大名鼎鼎的同名电影的梗嘛。刻着Erio Towa的自行车冲向大海前丹羽君当然不会放过对E.T.吐槽。 

F 

Flight

伴随着自行车君的悲壮一生故事的自行车飞行。(因为太过危险请不要随意模仿,看每次都有人骨折四肢断裂,五脏六腑出血)

艾利欧的单人自行车飞行,断腿后进了医院,随后迈入了“棉被卷怪”的崭新进化阶段。

第二次艾利欧和丹羽君一起的自行车飞行,总之就是被颁发了“地球人认定书”吧w。

Futonsumaki(布団簀巻き)

简单易懂的现代棉被卷。

Futongo(布団語)

电波语系的一种。

语法示例:

「地ひゅうは狙われている」(地油被盯上了)

「宇ひゅうからの物ひつ転ほうをまってるの 」(在等待宇皱来的物致传痛)

可自行发挥,不一而足。(ry
G

Game

Game线或者又叫前川线(?)——主要是丹羽君去前川同学家中玩TVGAME和吃饭为中心的系列事件。

嘛嘛,真正值得注意对话在下面:

“转校生你对要放弃什么很擅长呢。”

“诶,在说什么啊?”

“你做事的性格基本上是从否定开始,我在想是不是这样而已。”

(足球小子的黑历史,可链接到到粒子篮球赛加油剧情)

两人当时在玩的游戏似乎是SUPER X MARIO K....姑且称之为超级玛丽赛车。好像旁边放的卡还有Father 2 (坑爹2?),羽船长3之类的。

游戏主机是Kingindo Superior Computer(任天堂=金銀堂/金銀銅ww)

丹羽菌说“终于明白花泽同学想要嫁进来的原因了”时前川同学呛到了,这微妙的事件FLAG。

衣柜里像梦境一样也很让人在意。啊对了,还有前川同学的自爆:“前川同学也是有矜持的”(ry

H 

Homerun 

本垒打。

首先是丹羽君在草地棒球最终决胜的本垒打。那是没有动态视力没有天赋的普通人认真思考,用尽全力,从20次被三振出局的惨痛经验中孕育出的振臂一挥——虽然手都麻掉了,但仅凭这样也无法打出本垒打,最后是借助了星宮社的超能力或者某种意义的奇迹的力量才达成的。可是如果最初就放弃了,继续被三振出局,那么之后的奇迹也就没有可能发生了。

其次是女女姑姑的HOMERUN。在“总是操心着担心的事情,却无法都解决掉,最终成为了背着包袱生活着的大人”之后,被女儿上了一课,反思体会到“不产生筋肉痛”地自然生活的价值。于是来了一次HOMERUN活动:烟花水火箭回到了自己归宿,天空;女女姑姑干掉了“外星人”,也算是对“家”,对生活本原的一次回归。田村婆婆也稍微打开了心扉,说“没有比陪孙女更H的事啦”,陪着女女姑姑去了爷爷的墓前。

——H 是Happy的缩写!……想歪的话请自行(bgm38)!

I 

Itoko (いとこ)


表哥。一脱口。艾利欧对泥瓦控的叫法,一脱口就是itoko。(咦,这句话好像是双关)

J 

Jupiter 

木星

艾利欧的望远镜星体观测主要对象,也是观测日记的记录对象。不计太阳与月球的话,木星是全天视亮度第二或第三亮的天体。由于最亮的金星多只能为晨星或者昏星,而次之的火星虽然在大冲时亮度很高,但平常亮度和木星差不多,且观测时机比较复杂,只有木星在人类频繁活动的夜晚出勤率最高,(最适合仰望星空的时间段里)往往成为实际上的全天最亮星体。加之其体积巨大,具有独特的大气现象,所以一向是天体观测的热门对象。.尤其适合业余爱好者,行星之王嘛……

艾利欧的木星观测日记上的名词解释:

1. RS :Red Spot 大红斑

2. STrZ :South Tropical Zone 南热带区

3. SED :疑为SEB的谬误。跟木星相关的缩写为SED的现象只有Saturn Electrostatic Discharge,即土星对木星的静电放电,但根据艾利欧日记本上文字的内容可以判断不可能是这个,而且SED用普通望远镜也不可能观测。

SEB:South Equatorial Belt 南赤道带 不知是否有SEB和SED都可表示SEB的历史习惯?

4. SSTB :South South Temperate Belt 南南温带

5.NNNTB :North North North Temperate Belt 北北北温带

所以上面艾利欧日记上写的东西是(从右往左,从上往下):

“7/18 晴/28°C

视相2/0 透明度

NNNTB上有黑色的阴影

(左边一面)

大红斑稍稍有点小 SSTB上的白斑稍微移动了一点

很清晰地看到了STrZ。

SED(大概应为SEB)看上去很模糊”(英文缩写意义见上)

至于为什么本子上的图南北是倒过来的?应该是艾利欧所用的天文望远镜成像倒立,直接照画的缘故。

最后艾利欧看到有什么闪了一下,那一定是(ry 

K 

Kaseigi

火星儀。前川同学打工的,女女姑姑的糕点店。

L

Left Plate

左打席。

“据说投手投球时站在左打席区就可以看到裙子里面哦”

中岛君果然是恶趣味ヘンタイ,勾起别人对自己的妹子起奇怪的念想是要怎样(bgm38)

香菜酱的台词太少了。

说起来我就是右利手但习惯左打席击打的怪物,正向打总觉得使不上劲…… 

本来想放在H栏目里,但是为了平衡一下L的寂寞就采用英文吧。

M 

MochimochiSenseiもちもち先生

粉嫩嫩老师……这是女女姑姑的伟大胜利。此刻她不是一个人,过往各色作品中各种迷恋“反差萌角色”“40岁的双马尾”这类元素的少女心中年怪阿姨们此刻灵魂附体。(ry

N 

Nokishita軒下 

如果偷偷往房屋的軒下里瞧一眼的话,偶尔会发现星宫社藏在里面。

O

P 

Pizza

 宇宙物质传送的形式。对“棉被中进食”技能要求较等级高。

Q 

R

Rocket  

宝特瓶火箭。齐奥尔科夫斯基的祈祷那话里的事件。

其实我一直觉得这个活动和《那朵花》里的龍勢(流星)祭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过似乎龙势一般是在10月? 




S

SP (Seishun Point) 青春点数 

截止到TV结束,丹羽真菌应该青春点数是处在一个25分左右的高位吧,可喜可贺啊(虽然以后还会出现各种负值以及好不容易又重新累起来一些最后却全部送人这种状况)

当然作品以及小说中还有一些奇怪的点数,比如艾利欧的社会复归POINT啦,粒子同学的收集满了就可以让别人不再叫“粒子”的点数之类的。

Salamander

女女姑姑的自行车的名字。

Salamander是一种蜥蜴,虽然常被叫火蜥蜴,但其实是水蜥蜴。

沙罗曼蛇就是指这种长相像外星生物的神秘生物。因此:“在中世纪的欧洲的炼金术和地方传说中是代表火元素的元素精灵,和水精灵、土精灵以及风精灵并列。此外,值得注意的是 salamander 一词也有蝾螈之意,而欧洲人的确曾把沙罗曼达的神秘属性加在蝾螈身上,并视两者为同一生物。”(wiki)可是给自行车取水蜥蜴的名字你是摆明了要飞天然后往海里冲是吧。和宇宙和神秘扯上关系的自行车菌都有悲惨的一生。

T 

TamuraShouten

田村商店。艾利欧社会复归的第一步的打工地点。其实是妈妈的奶奶,田村婆婆开的店,这个应该怎么叫?

努力地说敬语的艾利欧非常可爱。ありがとうござます这种少了一个い的说法意外地萌。

U  

Universe Uchuu

宇宙。

英文与日文的读音写法都是以U开头的。

顺便一说,6月19号的雨中,以艾利欧在田村商店打工为中心展开的那部分剧情。

画面上打上过字幕“雨中の町”即,雨中的城镇。而日语中“雨中”和“宇宙”同音,都作uchuu.

所以“雨中の町”正是影射“宇宙の町”

这也遥相呼应了“宇宙人(外星人)守护的城镇”这个说法,

正如第一话女女姑姑去接丹羽真菌时,

路上指示牌上出现的“ようこそ宇宙人の见守る町へ”的字样。

V  

Velocity 

秒速0.00000000198厘米,这个前面已经说过了。虽然每个人的秒速都不大一样,不过大致都是这个量级的速度。

W 

Wave-particle duality

波粒二象性

其实也只是怀疑是不是有在影射这个概念而已啦。

两个主要的女主角,一个是电波,一个是“粒子”。

当然马上就想到波与粒子的的波粒二象性。

X 

XX

片中丹羽菌等人所在学校制服花边上的图案。

X一向用来表示未知和神秘,XX则是双重神秘吧。回想起丹羽菌和粒子同学在汽水店里讨论过关于“神秘”的话题。其实本身关于宇宙人存不存在,外星人之类的话题,自从1946年的罗斯维尔之后,更像是一种神秘现象了。

XX也是罗马数字20,被人为代表上帝的数。XX也是代表女性性染色体的符号。可是男生制服,比如丹羽菌的衣服上留意过也是XX,所以未必和这个有关系。

另外在小说的SF卷出现过“XX点数”。  

Y 

Yamamoto 山本,对不起我忘了你本名安代,女女姑姑口中“最好的多米诺骨牌”.......(bgm38)

Yashiro. 

疑为外星人的星宫社根据周围的神社的名字取的化名。

随便一说这名字很容易让人想起寒蝉系列中的御社神(Oyashiro sama),而御社神作祟,雏见泽综合症这类的神秘现象,中间参杂了很多和外星人有关系的成分。比如寒蝉解中的羽入。  

Z 

Epilogue

在TV中,新房昭之继续毫无节操地大肆运用标志性的45度上仰半侧脸回头。当然都是在要表达特殊的意境和氛围时,尤其是突出某种特殊的,带着宇宙气味的电波气息时。

另外TV中经常出现的一个演出效果就是人物发梢散发出粒子般的光辉,往往出现在表现人物闪耀的,不可思议的,超脱世俗的瞬间时。

顺带一说,请问广大少年们知道怎么约自己喜欢的女生出来吗?

跟章二(泥瓦控的老爸)学学吧!

标准答案——双手合十,低头恳求:“拜托了,只陪我一天就好,只要一天!”

虽然必然有可能会被踩一脸,但是如果对方比较善良心软的话,理所当然的后面还会有第二天,第三天……——你不会真的只约自己喜欢的女孩子一天就缩了吧……

最后是一点无根据的思维游戏

上面A-Z中缺失Qoz三个字母。查了查"qoz"是阿塞拜疆语中的"胡桃树"的意思。恰好无意中在电视上看到过国产的有个叫“电击小子”的动画(你是有多蛋疼),故事发生的主要舞台名字就叫就是胡桃镇。主角头上有个发射电波电击敌人的装置(?)的设定,然后我看到的那话正好是外星人过来在胡桃镇玩cattle mutilation,不对,把大家都变成吹气玩具的那话……一个有意思的巧合(bgm38) 
Comments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RSS Feed

    Author : Phaer.C

    总之人都是很难用几句话概括的吧?
    人如其字,人如其文。想了解一个人,看其笔下的文字就好。很高兴在这里遇到或者认识你w。

    Phaya 的个人主页

    Special Link:
    「ありがとう、シャナ」

    文章存档

    May 2017
    September 2014
    August 2014
    July 2014
    May 2014
    April 2014
    March 2014
    February 2014
    January 2014
    December 2013
    November 2013
    October 2013
    September 2013
    August 2013
    July 2013
    June 2013
    May 2013
    April 2013
    March 2013
    February 2013
    January 2013
    December 2012
    November 2012
    April 2012
    February 2012
    January 2012
    November 2011
    October 2011
    April 2011
    January 2011
    December 2010
    October 2010
    August 2010
    July 2010
    June 2010
    May 2010
    April 2010
    March 2010
    February 2010
    January 2010
    November 2009
    October 2009
    August 2009
    July 2009
    May 2009
    April 2009
    March 2009
    February 2009
    January 2009
    December 2008
    November 2008
    October 2008
    September 2008
    August 2008
    June 2008
    January 2008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All contents in this page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ShareAlike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